導演:劉健平、許樹寧(2012發行版)
主演:任達華、黃德斌
短短個半鐘的電影,有很多重看又重看的片段,難免讓人有種短片撐長片的感覺。另一奇怪的地方是導演版和發行版,兩片導演編劇有所不同,這大概可想像為跟出品人的不和,不歡而散。 另一不歡而散的是四眼仔嗎? 同一個角色用兩個演員,官網演員介紹沒出現,大頭介紹連友情客串的也出現,那個角色卻沒有,又是另一場不和嗎?
說回電影,以天主教作背景,主角李良是個教徒,中心思想是自殺者不能上天堂,但自殺者如主角的太太,有時是因為敵不過病痛,選擇自殺,他們亦很痛苦。李良自覺明白他們,故選擇聽從上帝的旨意,為那些人尋回去上國的路。
「得益者」有四名,一個是有絕症的爸爸,一個是快失聰的音樂人,一個是常自殘的少女,一個是被男友欺騙感情的女子。各自有各自尋死的原因,李良自我感覺良好,算是為他們做了件好事。
黃德斌的角色是一個心理學者,如果受害人一直想死,兇手只是一個幫兇,主謀其實是他們自己。但在深入了解,代入李良這個又悶又規律的人,他已住進另一個自我想像的世界去,正如他自說的一句話:可能我上網太多。 上網其實可以很可怕,因為另一個世界有著很多未知的因素,是好是壞,很難去介定。不過,回不回到現實,會不會幻想太多,最後化成行動,又是另一回事。
故事去到後半部分,一個自殺網站被利用,李良都只是被利用了。想自殺的其實是另一個想殺人的主謀。這個自殺網站很多的身份都是假的,援交少女不是想自殺,她只是「做生意」,網上的片都是網主給予的工作。因為這一點而揭發另有內情。
對於另有內情的查找,過程太快,有點自說自話。不過電影的角色不多,很多事情也很直路,能懷疑的人很少,亦沒讓觀眾有太多想像的空間。
在醫院的一場,加上一些回憶片段,已知道角色之間的必然關係。除了援交少女,三人都有一定的必然性。
主謀是同一個角色,但ego的片段用上另一個演員莫子儀,他在台灣有一定的知名度,名字卻只出現在credit,這很奇怪。
其實開估的時候,觀眾也知道主謀是誰,有別要用上另一個演員演ego下的他嗎? 是本身的演員演技問題?還是那些都是補拍片段? 這是另一個謎。
其實故事的idea不錯,影像亦有很氣氛,但很短,關鍵位轉得很快,一下子就道破,由黃美寶到黃美寶的model朋友,到網主黃美寶,到忽然看到葉永禾和陳永禾的關係,一步比一步更自說自話,演員的發揮太少,減低了戲味。
李良的「寂寞」,令他易於相信網站上的人,但兩者交流太少,亦顯得李良太笨太無知,除了說華哥的戲不錯外,其他的說服力也很弱,找到了點子,拍得不錯,但伏線和舖排上可以更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