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流商業音樂和獨立的最大分野已不是銷售量,商業歌手除了當紅的,一般也賣得不好,不如多接幾場show更好。而小歌星和indie band的出場費也差不了多少。indie不一定很另類,只不過比主流有更多的次分化可選,有更多小眾的變化,但亦可以很K,很K-Pop也可以,玩英倫風、視覺系的也大有人在。
主流音樂多了一些計算,出EP或出專輯,那首歌主打,也要花心機和時間去計算。indie嗎?他們多數是自己創作,有些比較懶的,他們說每次出新歌,是因為有大show要出,不得不唱新歌,又有些會因為社會一些事情有感而發,他們的歌很多也很生活化,背後有不少小故事,歌詞要找詩意的可能不多,但至少能找到共嗚,即使是MK Band又或是MK Pop也好,我們都不過是逛MK長大。偶爾看Show,又會聽到他們終於有新歌了。儲歌儲到一定時間,可能又終於出張專輯,下一張是一年後的話,那隊indie band 已是full time音樂人吧。更多的是delay 又delay,已不敢再問專輯的出世了。
當然商業歌手的專輯也常有delay,主要是要夾旺季,又不想跟其他大歌手撞期,就如電影要夾上映期一樣,還是要計算計算。如果第一plug效果不好,還是要再想想再多plug幾首,然後一張EP又或是專輯,你不買的話,只聽過幾首,side track都是真心fans才有機會聽到,而他們亦很少很少會唱。反而indie歌手,即使專輯未推出,差不多每首歌曲也會跟著唱,雖然沒有「新鮮感」,卻有一種等了很久的熟悉感。
或許是香港plug歌期較長,台灣專輯的plug歌曲是兩倍呢。不過對於音樂消費者可以只買plug過而覺得好聽的歌,忽略了side tracks音樂人的努力,EP不是一整張的概念,但卻慢慢成了「主流」,對於喜歡「專輯」的樂迷是無奈的商業決定。因為真正花錢買「專輯」的樂迷而成了小眾,或許有一天,indie「專輯」比商業音樂的「專輯」數量更多。或許有一天,「發燒專輯」成了「主流」。
主流音樂多了一些計算,出EP或出專輯,那首歌主打,也要花心機和時間去計算。indie嗎?他們多數是自己創作,有些比較懶的,他們說每次出新歌,是因為有大show要出,不得不唱新歌,又有些會因為社會一些事情有感而發,他們的歌很多也很生活化,背後有不少小故事,歌詞要找詩意的可能不多,但至少能找到共嗚,即使是MK Band又或是MK Pop也好,我們都不過是逛MK長大。偶爾看Show,又會聽到他們終於有新歌了。儲歌儲到一定時間,可能又終於出張專輯,下一張是一年後的話,那隊indie band 已是full time音樂人吧。更多的是delay 又delay,已不敢再問專輯的出世了。
當然商業歌手的專輯也常有delay,主要是要夾旺季,又不想跟其他大歌手撞期,就如電影要夾上映期一樣,還是要計算計算。如果第一plug效果不好,還是要再想想再多plug幾首,然後一張EP又或是專輯,你不買的話,只聽過幾首,side track都是真心fans才有機會聽到,而他們亦很少很少會唱。反而indie歌手,即使專輯未推出,差不多每首歌曲也會跟著唱,雖然沒有「新鮮感」,卻有一種等了很久的熟悉感。
或許是香港plug歌期較長,台灣專輯的plug歌曲是兩倍呢。不過對於音樂消費者可以只買plug過而覺得好聽的歌,忽略了side tracks音樂人的努力,EP不是一整張的概念,但卻慢慢成了「主流」,對於喜歡「專輯」的樂迷是無奈的商業決定。因為真正花錢買「專輯」的樂迷而成了小眾,或許有一天,indie「專輯」比商業音樂的「專輯」數量更多。或許有一天,「發燒專輯」成了「主流」。